四月的长春,春意萌动,万物复苏。4月18日,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由吉林大学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院,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主办,《东北亚论坛》编辑部承办的“中俄建交 75 周年与新环境下双边关系的未来发展——中俄青年学者论坛”在吉林大学举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于洪君,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俄罗斯联邦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谢尔盖·契尔年科,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所长、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基里尔·巴巴耶夫,吉林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赵树新,吉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高桦出席活动。
韩喜平
开幕式上,韩喜平代表吉林大学,代表校党委书记姜治莹、校长张希院士,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对会议召开给予大力支持的中俄两国专家学者、友好人士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俄罗斯问题和中俄关系研究是我校区域国别研究的重点领域,多年来产出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与俄罗斯各个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深入合作。我们愿以中俄建交75周年和中俄文化年为契机,继续深化与俄罗斯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持续推动合作研究、合办会议、学生交流等高质量发展,为中俄人文交流和两国关系发展贡献力量。他表示,青年交流事关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未来,希望大家深入交流思想、凝聚共识,为中俄关系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基里尔·巴巴耶夫
基里尔·巴巴耶夫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俄中两国的利益交汇点不断扩大,两国关系充满了新的内涵和任务,已经在投资和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合作,包括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及其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他表示,两国需要在一些重要的国际议题上达成共识,例如构建新的世界秩序,推动多边国际关系的发展,反对国际社会中的霸权主义行为,以及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局势下优化南北经济关系。他表示,当今的时代问题将在论坛上得到应有的关注,论坛的成果将对所有参会嘉宾具有启发意义,丰富学者们的学术概念、研究方法以及事实基础,为他们提供新的视角,使整个俄罗斯和中国学界受益。他希望论坛的成果将有助于加强中俄学者之间的创造性合作。
谢尔盖·契尔年科
本次论坛的召开得到了俄罗斯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开幕式上,谢尔盖·契尔年科宣读了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登科发来的贺信。
于洪君
主旨报告环节,于洪君教授以“发挥战略协作优势,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为题,深入阐释了中苏关系过渡为中俄关系的历史逻辑、中俄战略协作的重大意义、中俄关系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两国联手参与全球治理的相关问题。
基里尔·巴巴耶夫
基里尔·巴巴耶夫教授以“反俄制裁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影响”为题,深入分析了新的国际形势下制裁问题对于俄罗斯以及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影响。
吴 昊
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院院长吴昊教授以“严峻的东北亚安全局势与中俄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的重大课题”,基于严峻复杂的东北亚地区局势以及发展前景展开交流,认为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符合中俄两国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并为中俄合作维护东北亚和平提出了四个重要课题。
谢尔盖·乌亚纳耶夫
谢尔盖·乌亚纳耶夫教授以“国际局势动荡下俄中关系的主要特点”为题,着重分析了当前国际局势进入大变局背景下俄中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发展的主要路径,深入地概括了俄中关系面临的新形势。
巴殿君
巴殿君教授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东北亚地缘政治新变化”为题,为大家如何把握东北亚地缘政治新变化提供了前瞻分析。
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俄罗斯军事科学院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院士以“俄中战略伙伴关系的演变与前景”为题,深入阐述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历史,并回答了新时期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问题。
曲红梅
论坛由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曲红梅主持。会议还邀请了来自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大学、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知名专家与青年学者。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研究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校内单位负责同志和师生代表参会。